武兆春:善于技术革新的老兵工
武兆春(1929年-2006年),河南滑县人,中共党员,1944年在山东参加革命工作,曾任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(原北京北方车辆制造厂)班长、工长、车间主任、党支部书记、管委会主任等职,获得“全国先进生产者”“第二机械工业部劳动模范”“北京市劳动模范”等荣誉称号,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。
1952年4月,武兆春调入工厂从事车工工作。上个世纪五十年代,他是发起向全国(二机部系统)各厂机工提出竞赛倡议的十人小组成员之一。武兆春善于改进操作、推广先进经验,提高工作效率,1956年年初,他已经在干8月份的活儿了。1956年前两个月,他每月平均完成定额155.7%,没有出过一件废品,质量完全合格。
1955年,武兆春根据苏联雷日克夫防震器和乌纳诺夫强力切削原理,创造出两种先进经验相结合的“强力避震内孔车刀”,解决了厂内关键产品加工技术问题,经试验,车平衡器花键小轴内孔,突破定额75%,挑CY-76被动轴内孔,突破定额62%,消除了震动,加工出的产品精度与光洁度完全符合技术条件。
同时,武兆春又根据乌纳诺夫加工切削原理,改进了乌纳诺夫强力精车刀、样板刀,突破车平衡轴定额133%。
武兆春在认真做好自己承担的工作同时,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工友,帮助他们改进了主动轮校正工具,使校正时间由一到两个小时缩短到15分钟,提高工作效率4-8倍,解决了下道工序的供应问题。
武兆春始终保持艰苦创业、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,直到1989年2月离休。
(来源/中国兵工报)